英娘听了这回答,惊讶地看了一眼杵在那里的赵且安,与少微赞叹道:“想来你家中前人定是个狩猎好手!”
继而又笑着道:“但你这小家长也自是不凡,常言道,攒家业容易,守家业才难,你能将他守住,本领定也不一般。”
“说起来可是多亏了你!”英娘再拍少微的手,笑容朴实可亲:“早年我替别人做刺客时,曾被老赵救过一命,之后我那主人亡了国,我便自己拎着刀单干了……”
少微从她的年岁判断,她口中的亡国之主,应当是前些年被陆续剿灭的异姓诸侯王之一。
“我想着,我总得报恩呐,可老赵他说想不到有什么事是要我相帮的,又嫌我太过唠叨,将我当邪祟一般驱赶甩脱。”
“这些年过去,想来这恩情左右是报不得了,谁料前些时日,他破天荒地托人给我递了信,那信上问我,当年要报恩的话还作不作数了?若是不想再报,就当他没问。”
虽多年未见,但这直白朴素的询问方式一看便知绝无假冒的可能,英娘在报恩一事上一言九鼎,很快现身领了差事,往巴郡去了。
听她唠叨着将前因后果也说了一遍,赵且安默然无语,不怪他翻起这陈年旧恩,实是这些时日托人办事欠下不少外债,为了平衡收支,只好也试着收一收这些旧债,想着能收上来多少是多少。
见英娘大有将自己当年是如何救她的事也说上一通的架势,赵且安哑声催促:“说正事吧。”
“正要说呢,你这人至今不通晓说话之道,且别来指点我了。”英娘表示她自有自己的叙述节奏,接过小鱼捧来的茶水,先笑夸了句好孩子,喝下半碗茶润喉,即讲入正题。
“我一路去到巴郡,辗转打听寻到了那赤阳的师门,那道观藏在僻静深山中,据说道观原本无匾无名,只因周围那片群山被百姓叫做七连山,因此称作七山观,赤阳和那百里国师的师父便成了世人口中的七山真人。”
“这七山真人的来历是个谜,原名亦不可追溯,只知本领很不一般,乱世中救治了不少人,因渐有名望,便引了不少求道之人来投,他并不收徒,却允许那些人在观中自立门户。”
让旁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自立门户,此等举动是少微这种领地意识极强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但这样随性无拘、待万事浑不在意的作风,少微却并不陌生。
更熟悉的做派说词出现在英娘的叙述中:“那七山真人称,这道观本也是他拾来的,因空了没人要了,他便捡了来用,他可用,旁人也可用。”
“不过他本领古怪莫测,又精通什么奇门阵法,并不容忍歪心作恶者,多年下来,观中大致也算平静,又被观中人陆续扩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