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以为,可分御史台至各级州府,派监察御史驻各地监察官员。”
“此监察御史所呈文书不经六部,直转锦衣卫,直呈陛下御前。”
“嗯.....”
随着铁铉声音落下,李俨、詹同,甚至就连李善长也不由瞪大了眼睛,齐刷刷看向大殿中心的铁铉。
这铁铉是当真不知,还是铁了心要当个弄臣!
自打毛骧死后,蒋瓛接管锦衣卫。
锦衣卫在朝中的地位,还有朱标对其的信重也随之大打折扣。
虽说常茂监任锦衣卫副使,时常率领锦衣卫办差。
可朱标终究还是照顾常茂的,一些个晦暗、见不到光的差事,朱标也从来没有交给过常茂。
所以锦衣卫地位越来越轻的同时,于官员之间的风评也在逐渐好转。
然而说到底!
锦衣卫终究还是酷吏手段,并非治国正途。
甚至不少文臣在如此背景之下,都看到了废除锦衣卫的希望。
可偏是此事!
铁铉身为事实上的兰台主事,竟然要将锦衣卫同御史台合并在一起,甚至听他话里的意思好像还是要以锦衣卫辖制兰台。
如此鼓吹酷吏之法,自甘堕落屈居于酷吏之下。
任何一个文臣都不会做出此等行径。
除非铁铉是想成为来俊臣那般的酷吏弄臣!
一时间,一众官员看向铁铉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轻视。
甚至就连御史台的官员,此刻也眸光鄙夷,狠狠注视着面前的铁铉。
“铁御史所言,诸卿以为如何?”
没有给众人反应的机会,朱标紧跟着继续道:“诸卿既无异议,那便暂依铁御史所言。”
“御史台在地方的下属衙门仍需筹建。”
“秦王、晋王、燕王!”
“随你三人一同前往封地的御史,暂居你三人王府之中,当妥善照拂。”
“臣弟领命!”
此事落罢,朱标挥了挥手示意退朝。
待朱标起身走入后殿,刘保儿快步走下玉阶,朗声说道:“韩国公、詹尚书、冯诚将军,陛下有请!”
听到这话,众人自然明白朱标这是打算就改土归流一事,继续问询他们三人。
而下一秒,却见刘保儿顿了一下,旋即看向朱樉、铁铉等人,继续说道:“陛下有令,几位王爷随铁御史前往兰台,挑选随行就藩之监察御史。”
“等候陛下召见。”
“郑国公一并听召。”
“微臣明白。”
说着,刘保儿走到李善长三人跟前,请他们前往谨身殿。
也正是听到刘保儿说朱标接下来还要召见一干御史,李善长想了想,随即抬腿撇下刘保儿,径直走到铁铉跟前道。
“铁御史的差事,属实不会太好办。”
“前往御史台挑选随几位王爷一同就藩的御史时,铁御史当告诉诸位御史,此乃是为国效力。”
“而且前往地方,居于王府之中。不仅可谨遵圣上御旨,奉命查贪稽腐。甚至还能为藩王治理封地出谋划策,以全清名.....”
“韩国公此言何意!”
还不等李善长说完,铁铉面色一凝,板着脸道:“陛下既有圣旨,命兰台御史同三位亲王一同前往封地查贪稽腐。”
“难不成兰台御史还能因路途辛劳,推辞不去,违逆圣旨?”
“嗯.....”
“韩国公多虑了,在下告辞!”
没给李善长继续开口的机会,铁铉躬身拱手后便立时转身告辞。
看着铁铉大步离开的背影,李善长原地愣了数秒,随即便猛地轻笑出声。
多少年了。
自打他追随老朱以来,莫说是文臣夫子,纵然军中武将也要给他李善长几分薄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似铁铉这般将他好意提醒弃之于地,便丝毫给他脸面的。
这还是数十年来的头一次。
不过对于铁铉的无礼,李善长倒也是一点都不在意。
毕竟他能看出朱标对这铁铉抱有大期待,方才所言也不过是想要为朱标分忧罢了。
那铁铉不给他留情面,那他李善长自然也没必要为铁铉即将面临的麻烦担忧。
要知道。
御史台里面的,可都是些又臭又硬的文人。
这些个家伙全靠气节活着,比之其他六部的官员更为固执。
然而铁铉方才于殿上大言监察御史但又奏报,不经六部,直入锦衣卫,直呈陛下。
此虽能缩减情报送抵御前的距离,也能让朱标更直接掌控地方官员的动向。
可说到底,却也是让御史台那帮又臭又硬的文人身处他们最看不起的锦衣卫酷吏之下。
李善长不用想都知道,待铁铉回到御史台颁旨之时,势必无人响应,也必然要碰一鼻子的灰。
“铁御史,果然刚直!”
“不过外放时间长了,心中或许多了几分火气,少了些许平和。”
李善长同詹同、冯诚二人朝谨身殿走去的同时,随意说着。
铁铉刚直不假,不善谋身也是真。
恐怕还要加上一条为人迂腐,不知变通。
等到待会御史台没有官员愿意领命,没人愿意接下随亲王前往封地的这份差事。
到时候那铁铉就该跑过来感谢自己了。
心念至此,李善长嘴角微微上扬,径直朝谨身殿走去。
与此同时。
刚走出奉天殿,铁铉快步走到朱樉三人跟前。
“臣参见秦王、晋王、燕王三位殿下。”
“铁御史若是无事,我兄弟三人还要回去准备就藩之事。”
并非不想和铁铉多待,只是他们三人还需要向老朱告别,回府打点行囊,除此之外还要前往军中挑选皇子三卫的一千五百名将士。
事情繁多,十日功夫都难以完成。
所以当下几人还真没心思同铁铉前往御史台。
“随我兄弟三人一同就藩的御史,铁大人自己看着办就好。”
“只要人品中正,为人可用便是。”
朱樉随意应了一声,当即便要离去。
而不等他走出两步,却听铁铉再次出声道:“三位殿下,挑选御史随同就藩,非三位亲至不可!”
“否则御史台诸多御史,断不会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