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愿意效劳(2 / 2)

“我如果没听错的话,你一定是那位景梅小姐!”

“是的,我是景梅,现在由我来为双方做翻译!”

景梅说着看向了卢源,可卢源却朝着李天明示意了一下。

“海立格先生,我现在有一笔生意,不知道你是否感兴趣。”

听了翻译,海立格顿时大喜过望,他设置这条专线,等的就是这个电话。

之前的轧钢生产线生意完成之后,海立格一直盼着他布下的这步棋能为他带来丰厚的回报。

可是等了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回音,就在他准备要放弃的时候,终于还是被他等到了。

“当然,很愿意为您效劳!”

在别人的眼里,现在的中国或许就是一个贫穷、落后,还喜欢吃狗和胎盘的国家,根本没有任何商机可言。

但是,海立格多次往返中国,他对那里非常了解,那片土地不但拥有着巨大的商机,而且,还充满潜力。

他费尽心思就是想要和中国的政府部门搭上线,现在,期待已久的橄榄枝终于向他抛来了。

李天明当即表明了意图。

利勃海尔?

海立格当然知道这个德国品牌,事实上,在将中国的电器商品带到欧洲的同时,他也曾尝试将欧洲的商品介绍到中国。

只不过,中国对于引进国外的商品一支很谨慎,对此,海立格倒是也能理解。

毕竟,技术标准存在着代差,一旦欧洲的商品涌入中国,很快就会对中国的本土品牌造成巨大的冲击。

现在,李天明想要引进一条完整的电冰箱生产线,还指明要利勃海尔,要做成这笔生意的难度可不算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是难度越高,不是正好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如果能够促成这笔交易,成为中国在欧洲的采购代理人,这个目标还远吗?

“李先生,可以说明一下你期待的合作范围包括哪些方面吗?”

海立格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变化,知道那里正在进行一场名为“改革开放”的大变革,并且一些沿海城市还在积极推动招商引资。

也许……

李天明是想要和利勃海尔进行合作,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利勃海尔会感兴趣的。

那些将中国视作贫穷、落后、愚昧的都是些没眼光的小商人,真正大财团谁也无法忽视那个东方大国的存在。

当中国真正实现全面开放的时候,也许对于这片市场的激烈争夺随时都会上演。

“我需要他们的技术,设备,但并不接受投资!”

技术转让,设备采购,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想要说服利勃海尔恐怕就难了。

但李天明接下来的一句话,又让海立格重新燃起了希望。

“我不需要最先进的,明白我的意思吗?”

想要拿到利勃海尔最新的电冰箱相关技术,根本没可能。

毕竟有老美主导的技术壁垒存在,即便电冰箱不涉及军工,可只要是先进的技术,都需要在老美那里过一遍筛子,才能输送到中国。

可即便是上一代的技术,对于现在国内的情况,也够用了!

而且,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

中国人很善于模仿,并且在模仿的基础之上,实现超越。

“天明,你刚刚……为什么不争取一下?”

“争取啥?德国人最新的技术?人家能给咱?”

从一开始,李天明的目标就是利勃海尔上一代的技术,或者最新技术的删减版。

卢源闻言不禁苦笑,他也知道是自己太天真了。

那些老外在和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都喜欢留一手,始终确保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只有这样,中国人才能永远有求于他们。

虽然憋气,但却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咱们还是落后太多了。”

听到这话,李天明笑了。

“咋?卢局,您这是灰心了?”

“扯淡,我还等着看你说的二十年后的中国什么样呢,不过,天明,这事没经过上面,你想做成恐怕也难,单单一个外汇,你准备怎么解决?外国人可不接受咱们的人民币,你想要动外汇……”

根本没有可能!

海城每年出口贸易额能达到千万美元,可除了一小部分的外汇,大头都被上面给拿走了,然后按照官方汇率给海城人民币。

市财政现有的外汇,根本不足以完成这么大数额的交易,就算够,市里能答应?

李天明自然清楚这一点,也早有预案,市里要是能放开限制,同意大集体入股国企最好。

要是不同意的话,大不了……

以物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