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滴金石浆液最少需将两滴灵材药液吸纳九成以上才算合格。
而这一千滴金石浆液中最少要有九百滴合格,最终才可能炼丹成功。
等主炉内悬停的三千滴液珠,三合一,悉数完成混合,便又将这一千滴混合药液重新凝聚成一整团混合浆液,这团混合浆液便是“丹胚”。
接下来的一步,便是是对丹胚的“淬炼”。
通过地火火势的精准操控,来升降炉温的高低,而炉温高低的不断转换,便能催动丹胚药液中所含草木精粹释放,一点点转化为“草木元液”。
整个淬炼过程持续数个时辰,直到药液中草木精粹悉数转化为“精粹元液”。
第四步,则是“提纯”。
控制炉温缓慢下降的同时,从“丹胚”混合浆液中分离出前两个步骤起到“固本”与“催化”作用的废液与残渣,就如汞水、银液、硝晶,还有未完全融合的冰浆水,超出剂量的玉液等等。
只见各种杂质废液在银奎真人的精准操控下,从“丹胚”中一丝丝被剥离,或化为青烟,或掉落炉底化为炉灰,通红的“丹胚”,逐渐呈现出雾白色。
其间所产生的各种废气,皆由“八龙耀灵炉”炉身八条金龙的龙口向外喷出,看上去就如喷出了一道道赤焰龙息。
“关火!”银奎真人轻吟一声。
“是!”晟光真人立即打出一道指令,将炉底的地火口关闭。
最后一步“聚气成丹”。
随着地火口关闭,炉内丹胚开始逐渐凝固,而银奎真人施展“聚气咒”,以丹胚为中心,产生一股强大吸力,将炉内之前或挥发,或溢散的部分未变质的药气,强行重新吸入丹胚。
“丹胚”灵液由内向外一点点凝固,整个过程持续近一个时辰,最后凝固成一粒鸽子蛋大小的白玉丹药。
“滋、滋!”
随着银奎真人一道指令打出,“八龙耀灵炉”炉顶盖口打开,溢出的药气犹如雾气喷涌,裹着一粒“茸元补丹丸”从炉口飞出。
而就在这时,炉口上方多出一颗闪烁着三点金光的七色元丹,正是晟光真人渡劫所凝三窍金丹“药王丹”。
“药王丹”浮空自旋产生一股吸力,将炉口溢出的纯净药气风卷残云般吸光,随后便又凭空消失,回到了晟光真人的紫府内。
“晟光,一会你来炼下一粒!”银奎真人将新炼制的“茸元补丹丸”放入一寒玉药盒收好后,起身对晟光真人说道。
而一行万药谷弟子端着各种灵材鱼贯而入,走进炼丹石室,将手中用来炼制“茸元补丹丸”的各种灵材一一摆放到了石台上。
银奎真人也从储物袋中取出了最重要的两味灵药,一株二百二十年年份的“黑玉骨茸”,一株三百九十年年份的“赤参”,同样摆上了炼丹石台。
半个时辰后,地火口再次开启,汹涌地火直冲“八龙耀灵炉”炉底,而这次坐上炼丹台的炼丹师换成了晟光真人。
晟光真人十分老练,温炉,清灰,一步而成,待炉温升高,抬手一挥,炼丹石台上的数十种炼丹灵材,便有序地飞入了“八龙耀灵炉”。
晟光真人首次炼制“茸元补丹丸”随之开始。
第一步“化药”。
第二步“融合”。
第三步“淬炼”。
第四步“提纯”。
最后一步“聚气成丹”。
整个炼制过程有条不紊,耗时八个时辰丹成,炉盖打开,一股浓郁的药香立即充盈整间石室,溢出的大部分药气也同样被炉口悬浮的“药王丹”吸收。
不过晟光真人眉头紧皱,一脸苦涩,望着手心自己炼制的这枚“茸元补丹丸”。
只见其手心的这颗“茸元补丹丸”质地虽温润,但色泽斑驳,丹珠中混着丝丝黑线,与之前银奎真人所炼制的白玉丹珠相差甚远,一看就知道有问题。
银奎真人从晟光手中接过了这枚“茸元补丹丸”,捏着放在眼前仔细查看一番,缓缓说道:“此丹以“黑玉骨茸”为主药,此药伴骨而生,产于阴煞之地,药力阴寒,需辅于阳药淬炼,阴阳相合生出元气,所以炼制时才大量加入了赤参、黄精、鹿茸等蕴含阳元的辅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枚丹丸虽炼制成形,但丹珠中黑丝缠绕,隐有煞气溢出,此乃煞元丹毒。”
“可见炼丹过程中,在融合一阴一阳两股药力时,有些过于心急,未能精准将这两股药力混匀中和,造成阴盛阳衰之局,这便生成了煞元丹毒。”
“虽有瑕疵,但此珠既能成丹,便可知整个炼丹过程并未出太大的纰漏,下次留意,再练练手即可。”
说完,银奎真人便将这枚“废丹”也给收了起来,此丹虽混杂着煞元丹毒,正道五行修士无法炼化,但可拿去黑市卖于那些邪修,煞元丹毒对这些人来说,不过小菜一碟。
此丹虽有瑕疵,但仍保留有四、五成的药力,服下也能增长些丹气。
晟光真人惭愧地说道:“弟子无能,白白损耗一份丹材,令前辈失望了!”
银奎真人拍了拍晟光的肩膀安慰说道:“此丹辅药种类太多,药性繁杂,初次尝试能成功炼出丹丸,便已是难得,先回去休息吧,明日,再过来接着炼!”
…
傍晚,中州赤天府“赤炎天”山涧竹林,三名练气弟子拿着扫把正在有气无力地打扫着青石小路上掉落的竹叶。
“你们听说了吗?”
“你又听说了些什么!”
“午间,端木玄字脉有位道号“玄虚”的师伯远游多年回宗,带回了一件天材地宝,一回宗便得到宗门数位长老接见,听说带回的可是件了不得的好东西!”
“他说的没错,小弟在膳堂吃饭时,也听说,说是带回了一枚“化煞玉果”,如今在宗门已传开了!”
“哦!那这“化煞玉果”是何天材地宝,有何功效?”
“哎!说你们俩是土包子,你们还不认,连“化煞玉果”是何物都不知道,还修个屁的仙!”
“放你娘的屁!你肯定也是听来的,快说!”
“嘿嘿!小弟确实是听别人说的,说是这“化煞玉果”服下后,可大幅提升渡过金丹雷劫的几率,能轻松晋升金丹境,世间罕见,乃是真正的天材地宝!”
“那这位玄虚前辈,岂不是很快就要晋升成宗门金丹长老!”
“可不是!”
“怎么听说这位玄虚前辈与我等一样,皆出身小家族,乃氓川人士,这运气也太好了!”
“什么运气好,听说玄虚前辈为争夺这枚“化煞玉果”独身一人远闯落风海,去了一处名叫“化煞骨冢”的上古秘境,九死一生才夺回了这枚“化煞玉果”!”
“这“化煞骨冢”是什么地方,王师弟,你听他们说过没?”
“嘘!来人了!”
“快别说了!”
三人立马闭嘴,并快步散开,埋头挥动手中竹扫把,装出用心打扫的样子。
原来远处小路拐角走来了两位身着华丽道袍,气度不凡的中年道人,两人闲庭信步,边走边闲聊,一看就知是宗门前辈。
两位中年道人一人身着赤阳金徽剑袍,乃是赤阳宫炎字脉金丹长老“炎风真人”,一人身着黄圣明灵道袍,乃是坐客赤阳宫的黄圣宗二长老“天风真人”。
两人走过扫地三人组后,天风真人拱手恭维着说道:“炎风兄,贵宗不愧为东元剑宗第一门,门下弟子独闯“化煞骨冢”,轻松夺取“化煞玉果”,可喜可贺,贫道佩服!”
炎风真人闻言心中不免有些得意,笑着回道:“据贫道所知,玄虚师侄也是踏着鬼门关而回,历经九死一生才夺得这枚“化煞玉果”,可谈不上轻松!”
天风真人立即接过话说道:““化煞骨冢”乃远古遗留试炼之地,其间凶险自是无需多说,贵宗弟子能从此地夺回“化煞玉果”,必历数番血战,由可见战力超群。”
“说句丧气话,要是换做敝宗弟子,怕是连去的勇气都没有,相较之下,不得不令贫道汗颜!”
炎风真人随即侃侃而谈道:“哈哈!道友切莫枉自菲薄,说不定等下届“化煞骨冢”开启,贵宗弟子也能带出一枚“化煞玉果”。”
“不过说回来,这“化煞骨冢”中煞气极重,每次开启皆会涌入大批邪修,出了名的凶险,要是贵宗弟子侥幸得了一块“煞冢令”,能不去,也就最好别去,将令牌卖了,也能换些青客丹。”
心中想着,别说偏远云州区区一黄圣宗,就是中州各大宗,包含本门赤阳宫,也不敢过多觊觎“化煞骨冢”。
一是“化煞骨冢”本就是一处阴煞鬼地,于五行修士不利,而以阴气修行的邪修、鬼修则如鱼得水,占尽上风。
二是内殿试炼规则多变,宗门派数名弟子一同进入,免不了自相残杀,而单独派门下弟子进入,对上落风海本土那些从尸山血海一路杀出的高阶邪修,胜算又不大。
三是“化煞骨冢”为远古遗留试炼之地,整个试炼殿至今仍有序运转,这本身就透着古怪与蹊跷,尤其是内殿斗场中间的那棵参天鬼树,这数万年来一直屹立殿中,怕是早已生出灵智,进化成了“精怪”。
所以中州各宗皆不太愿派有潜力的弟子赶去参加“化煞骨冢”,偶有门下弟子得了“煞冢令”,是否前去也是斟酌再三。
尤其近来随着轮回殿在落风海的崛起,各宗弟子前去参加“化煞骨冢”的人数就更少了。
“道兄说的是!”
…
? ?恭喜书友慕容流蕴成为本书第二十八位盟主,一介感激不尽!
? 也祝各位书友中秋合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