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科举(1 / 2)

乌恩就算在西方建立再大的疆域,也很难对大庆产生什么威胁了。

既如此,秦风倒也不必多管。

至于宁王的封号,至今仍旧没改变,仍旧是宁王。

只不过现在庆人称呼宁王,前面对多个字。

或为北宁王,或为大宁王。

至于鞑靼地的王城,则称之为北宁城。

因为只要宁王还在那里,大庆的北方就再也不会出现祸患,北方自然安宁。

在庆人的认知中,宁王的新封地,是在最北面,故而有了北宁的叫法。

也因为新宁地过于的大了。

也就因此上了个大字,称秦棣为大宁王。

至于秦樉,自然多了个西字。

当然这并非朝廷正式的称号,而是京都百姓们给加上的,随之越传越大,以同其余诸王形成区别。

就三王所掌控的疆域。

放眼更早的历朝历代,都算是堪比皇帝了。

之前数百年的分裂,南北两朝的掌控面积,甚至是西夏皇帝,都远远不如如今三王所掌握的权势大。

虽然。

三王仍旧只是王的名号。

然而三王之后,除了天下之外,诸国已都不敢再私下里称王。

至少在京都这不敢。

甚至有大臣们议论,该给三王上新的尊号,帝皇之下,群藩之上。

可是吵来吵去,仍旧没有吵出一个什么好结果。

故此尊号这东西,也只能依旧这么定了。

也跟秦风比较随性有关,并不太在意这些虚名,否则换了他人,必然拟定一个新的名号来用。

毕竟就算是古之皇帝,能比肩当下辽王权势者,也无几人。

“等三哥到了西面,乌恩可用就联合之,不可用就告知朝廷。”

西洋终究太远,有什么消息很难第一时间传递到大庆。

若真到了西面。

宁王只能自行决断,这个秦风倒是不怎么担心的。

毕竟以三哥的能力,必为一代雄主。

反倒是二哥未来就藩,有点令人担忧。

好在秦王知晓自己几斤几两,若是一味的修建城防,估计能连续修建个七八层,将伊犁建设的如同天国一般。

不过有秦棣在北,加上秦风会派遣一支辽兵驻扎,倒也不至于未来秦樉就藩出了什么差池。

不同于宁王。

秦王在大西城彻底修好之前,是没有半点过去的打算。

故此。

今年除了列行大搞基建外,以及防着那些藩属国想从大庆摄取利益外。

也就剩下宁王远行这件大事儿了。

毕竟宁王散尽了资财,在大庆购置了许多东西。

其中又以牛马车辆最多。

“等三哥就藩之后,当全力推行大庆宝钞,务必要让全天下人,都认了这大庆宝钞,通行全天下。”

秦棣点头。

“自是会的,只是初期怕是因太过遥远,难以获取更多宝钞。”

鞑靼地属于新的区域,一切都在开拓,自然是以开拓为主,很难像大庆这般大搞建设。

“无妨,先将调子定下来,等以后再论此事儿也不迟。”

哪怕宁王权势再大。

也必然要收到朝廷部分牵制的。